P307010B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
(2学分,2周;创新实践平台/综合实践模块;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是数学知识、电力系统知识和计算机能力的综合运用,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节点的分类,潮流计算方程,潮流计算的基本步骤,不同的潮流计算机方法的比较,学会用一种计算机语言编写潮流计算程序,并能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完成相应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本课程是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实践途径,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
教学具体内容 |
推荐时间分配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讲解电力系统潮流方程模型、基本算法、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知识 |
2天 |
1 |
2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基本算法的作业 |
1.5天 |
1 |
3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基本算法的闭卷考试 |
0.5天 |
1 |
4 |
资料查找,整理潮流计算数据,完成数据读取和写入模块 |
0.5天 |
2 |
5 |
编写并调试导纳矩阵模型 |
0.5天 |
3 |
6 |
编写和调试潮流计算解法,解修正方程,输出潮流计算结果 |
2天 |
3 |
7 |
简单算例的潮流计算程序与手算结果的对比 |
0.5天 |
3 |
8 |
复杂多节点网络的潮流计算结果分析与整理 |
1天 |
4 |
9 |
新型电力系统的研究性学习(每年不同题目) |
1~3天 |
4 |
10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
1天 |
5 |
11 |
验收答辩 |
0.5天 |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