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07009B 发电厂电气部分
(2学分,32学时;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选修课程;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它以专业基础课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与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密切相关,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该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今后从事电气设计、运行管理和科研工作打下必须的理论基础。
主要讲述电力系统主要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及其运行特点,电气主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气设备的原理及其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及形式;厂用电接线及设计;栽流导体的发热和电动力;配电装置的构成及特点。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
知识单元(章节) |
知识点 |
教学要求 |
推荐学时 |
教学方式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绪论(能源和发电) |
1、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和前景 2、能源分类、电能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各类发电厂的分类,其电能生产的特点 4、变电站的类型;电气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直流输电系统与换流站 5、新能源发电场站拓扑及运行接入 6、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接线图 |
1、了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和前景 2、了解能源分类、电能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理解各类发电厂的分类,其电能生产的特点 4、掌握变电站的类型,电气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了解直流输电系统与换流站结构 5、了解新能源发电场站拓扑及运行 6、理解发电厂/变电站电气接线图 |
3 |
讲授 |
1 |
2 |
导体的发热、电动力理论及计算 |
1、导体发热和散热原理 2、导体载流量和短时发热的计算 3、导体短路时电动力的计算方法 4、封闭母线的特点 |
1、理解导体发热和散热原理2、掌握导体载流量和短时发热的计算 3、掌握导体短路时电动力的计算方法 4、了解封闭母线的特点 |
5 |
讲授 |
4 |
3 |
灭弧原理 |
1、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2、切断交流电时的电压恢复过程 3、交流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 4、快速切换开关、直流断路器 |
1、理解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2、理解切断交流电时的电压恢复过程 3、掌握交流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 4、了解快速切换开关、直流断路器、与超导限流器的结构与工作原里 |
3 |
讲授 |
4 |
4 |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 |
1、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2、典型接线形式以及主要设备的作用、配置原则、运行特点、典型操作 3、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方法 4、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5、新能源发电场站主接线案例 |
1、理解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2、掌握典型接线形式以及主要设备的作用、配置原则、运行特点、典型操作 3、掌握发电厂和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方法 4、理解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5、了解风电场、海上风电、光伏电站主接线 |
8 |
讲授 |
2,3 |
5 |
厂用电接线及设计 |
1、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对厂用电接线的要求 2、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3、厂用电电源及其引接 4、电机自启动校验 5、厂用电接线图 |
1、了解厂用电负荷的分类、对厂用电接线的要求 2、理解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3、掌握厂用电电源及其引接 4、理解点击自启动原因及校验方法 5、了解厂用电接线图 |
3 |
讲授 |
2,3 |
6 |
导体和电气设备的原理与选择 |
1、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2、互感器、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高压熔断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裸导体、电缆和绝缘子的选择 4、新型互感器与超导限流器 |
1、掌握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2、掌握互感器、电抗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理解高压熔断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裸导体、电缆和绝缘子的选择 4、了解新型互感器与超导限流器的原理与特性 |
8 |
讲授 |
4 |
7 |
配电装置 |
1、配电装置的作用、基本要求、最小安全净距 2、配电装置(屋内、屋外和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及应用 3、阅读配电装置图的基本方法 |
1、理解配电装置的作用、基本要求、最小安全净距 2、掌握配电装置(屋内、屋外和成套配电装置)的类型及应用 3、了解阅读配电装置图的基本方法 |
2 |
讲授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