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07019B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
(2学分,32学时;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拓展选修课程模块;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大学物理、电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轨道交通机车车辆上的工程应用,建立机车车辆总体及系统集成概念,为培养轨道交通专门技术人才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车车辆的基础知识,包括:牵引原理、牵引计算、机车车辆的构成、主要技术参数、机车车辆限界等;理解机车车辆机械部分技术,包括:车体、转向架、车辆连接装置等;掌握机车车辆控制系统技术,包括: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辅助供电系统、微机网络控制系统、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等;理解机车车辆设计的内容及方法,以及机车车辆的总体设计技术;了解机车车辆新技术以及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等。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
知识单元(章节) |
知识点 |
教学要求 |
推荐学时 |
教学方式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概述 |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综述 |
1.了解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分类; 2.了解动车组类型及现状 3.了解机车类型及现状 4.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类型及现状 |
3 |
讲授 |
1 |
2 |
基础知识 |
1.牵引原理 2.牵引计算 3.机车车辆的构成 4.机车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5.机车车辆限界 |
1.掌握电力牵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牵引计算的意义及方法 3.掌握机车车辆的构成 4.掌握机车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5.理解机车车辆限界的概念 |
6 |
讲授 |
1 |
3 |
车体 |
1.车体的结构及构成 2.高速动车组车体技术 |
1. 理解车体的结构及构成; 2. 了解高速动车组车体技术; |
2 |
讲授 |
2 |
4 |
转向架 |
1.转向架的功能及构成 2.新型转向架 |
1. 理解转向架的功能及构成; 2. 了解新型转向架技术; |
3 |
讲授 |
2 |
5 |
车辆连接装置 |
1.车辆连接装置的作用及组成 2.钩缓装置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1. 理解车辆连接装置的作用及组成; 2.了解钩缓装置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1 |
讲授 |
2 |
6 |
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 |
1. 系统功能 2. 系统原理及构成 3. 主要设备 |
1. 掌握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 2. 掌握直流及交流传动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3. 理解电力牵引系统主要设备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
3 |
讲授 |
2 |
7 |
辅助供电系统 |
1. 系统功能 2. 系统原理及构成 |
1. 掌握辅助供电系统的功能及原理 2. 掌握动车组及机车辅助供电系统的构成 |
2 |
讲授 |
2 |
8 |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
1. 系统功能 2. 系统原理及构成 |
1. 掌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2. 掌握列车通信网络原理 3. 掌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实现方法 |
2 |
讲授 |
2 |
9 |
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 |
1. 系统功能 2. 系统原理及构成 |
1. 掌握制动基本概念及常见制动方式; 2. 理解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
2 |
讲授 |
2 |
10 |
总体设计技术 |
1. 机车车辆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总体设计技术 |
1. 理解机车车辆设计的内容及特点; 2. 理解机车车辆设计理论及方法; 3. 掌握机车车辆总体设计技术的定义及方法; |
2 |
讲授 |
3、4 |
11 |
机车车辆新技术 |
1. 新能源轨道交通技术等 2. 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 |
1. 了解新能源轨道交通技术等新技术; 2. 理解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工程技术经济性分析方法; |
4 |
讲授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