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07001B 电气工程导论
(1学分,16学时;专业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模块;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先修课:无)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学科导航性课程。课程通过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电气工程各学科方向和新技术的介绍,既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涉及的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新技术各方面,使学生够能对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全景式的了解,也会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电气工程专业的交叉、融合及应用。通过介绍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使学生了解电气工程学科在其中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学生的爱国热情、专业兴趣与努力学习兼收并蓄。
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
知识单元(章节) |
知识点 |
教学要求 |
推荐学时 |
教学方式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绪论 |
电气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了解 |
2 |
讲授 |
1、2 |
电气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 |
理解 |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常用计算软件 |
了解 |
电气工程的研究领域 |
理解 |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
理解 |
电气工程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理解 |
结合发展融入爱国及思想品德教育 |
理解 |
2 |
电机电器及其控制技术 |
电机的作用与发展简史 |
了解 |
2 |
讲授 |
1、3 |
电机的分类、结构与应用领域 |
了解 |
电机运行控制的一般概念 |
了解 |
电机学的研究内容 |
理解 |
电器的发展历史与电器的分类 |
了解 |
3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
电力系统发展简史 |
了解 |
2 |
讲授 |
1、3 |
电力系统的作用 |
了解 |
电力系统的结构 |
理解 |
各类电厂的运行原理 |
理解 |
电力市场基本概念 |
了解 |
新能源发电技术和发展趋势 |
理解 |
4 |
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力传动 |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简史 |
了解 |
2 |
讲授 |
1、3 |
电力电子技术的作用和特点 |
了解 |
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内容, |
了解 |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
理解 |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
理解 |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
了解 |
电力传动的基本概念 |
了解 |
5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简史 |
了解 |
2 |
讲授 |
1、3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主要作用 |
了解 |
高电压技术的研究领域 |
理解 |
高电压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
了解 |
6 |
电工新技术 |
电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
了解 |
2 |
讲授 |
1、4 |
电工新技术的用途 |
理解 |
电工新技术所依赖的其他技术 |
了解 |
可再生能源发电、磁悬浮列车、储能、燃料电池、脉冲功率、聚变电工、磁流体、微机电系统等基本原理。 |
理解 |
7 |
轨道交通电气化 |
轨道交通电气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融入祖国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了解 |
2 |
讲授 |
1、5 |
干线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
理解 |
电力机车与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
理解 |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
理解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传动系统 |
理解 |
8 |
个性化专业学习计划 |
对本专业培养思想以及培养方案有全面的了解,结合本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制定出个性化的专业学习计划。将专业学习、品德修养、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等相结合,体现全面发展。 |
理解 |
2 |
讲授 |
6、7、8 |
注:“了解”是指学生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理、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与综合。